首页 > 股市 > 正文
17

灵魂拷问!A股大震荡怎么投基金?五位基金经理最新研判!

2022-03-28 12:17:59 来源:中国网   阅读量:8154   

2022年A股市场震荡不休,尤其是3月份更是出现较大回撤,一大批权益基金净值损失严重,不少基民小伙伴揪心不已。

灵魂拷问!A股大震荡怎么投基金?五位基金经理最新研判!

在大震荡之下应该如何布局基金是到了抄底时刻么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基金投资布局为此,中国基金报记者专访了多位基金经理来指点布局基金的迷津

他们是博时基金多元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兼基金经理麦静,

平安基金经理神爱前,

前海开源基金FOF基金经理覃璇,

创金合信基金FOF投资一部负责人尹海影,

诺德基金FOF投资总监郑源,

这些基金经理共同把脉2022年后续基金市场投资机会,他们认为目前并没有任何一类资产能够在短,中,长期都体现出比较一致的价值或者风险,因此基金配置建议采用比较均衡,中性的策略从2—3年维度,也可以逐渐分布,小幅布局成长风格绩优主动权益基金

基金配置采取均衡,中性策略

中国基金报记者:站在目前市场背景下,您认为应该如何做基金配置投资者关注哪一类或者哪几类基金

麦静:目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合理,债券收益率也处于中性水平,港股估值较低但短期波动较大,总的来看并没有任何一类资产能够在短,中,长期都体现出比较一致的价值或者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基金配置建议采用比较均衡,中性的策略

若投资者难以判断怎么配置才算均衡,或者并不清楚对于自己而言什么样的配置才较为中性,那么匹配自己风险偏好的FOF基金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资金能够用于长期投资,养老投资的投资者而言,现在也是开始养成定投养老FOF的好时机,目前资本市场形势复杂,短期波动大,但伴随波动长期投资价值提升,养老FOF尤其是目标日期养老FOF多有三年,五年持有期,通过定投能够一定程度对冲短期波动,而通过长期持有能够兑现权益资产应有的长期价值

神爱前:当前市场可能处于震荡磨底阶段,基金配置建议在这一阶段进行分次,逐渐加仓因为拉长时间看,这个位置中长期回报可能比较可观,但短期市场可能仍然比较疲弱,一些不确定因素仍未消除,底部震荡也有一些波动风险

我认为短期一些周期,资源类基金可能表现较好,但需警惕大宗商品可能在今年是个冲顶的过程,可能不太适合过长时间持有一些光伏基金,新能源基金,医药基金等从中长期角度,是一个逐渐入场的时机,而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消费基金,可能处于基本面左侧,但今年需要密切关注疫情及政策的拐点,在合适的时机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逐步入场的机会另外一些优秀的主动管理策略基金,可能比单一行业基金中长期综合表现更好

郑源:我们认为配置基金是一项相对较为长期的投资因此,不论站在什么样的市场时点上,我们总是相对倾向于配置那些长期收益中等偏好,而风险中等低的基金品种从目前的宏观经济周期阶段来看,由于库存周期和产能周期都处于收缩阶段,权益类资产会有较大的压力,表现不佳而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宏观层面调控往往会采用一定的逆周期政策进行调控,包括边际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对固收类资产有利,表现较好从长期来看,我们仍然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偏稳健的权益类基金,可适当配置固收类的资产另外,如果对用于投资的资金有较高的流动性需求,也可以重点关注短债和货币基金

覃璇:由于今年最大的核心变量来自美联储的加息和缩表,无风险收益率的上行将会压缩权益型资产的估值,其中对于高估值资产的压制尤甚因此今年基金配置的总基调是防御为主,基金配置上建议以均衡型配置为主,控制权益基金的总敞口

结构上推荐一下三类基金:

一是硬核科技类基金,包括高端制造业,战略性军工,供应链自主可控方向。

二是受益于通胀上行的资源品采掘类基金和农业基金。

三是高股息的红利类基金。

尹海影:当前在进行基金配置时,建议短期防御与长期布局相结合——既要看到短期市场当中风险可能尚未出清,不能过于激进,又要看到一些具有品质的投资赛道,如新兴科技或基础制造业等领域的佼佼者,已经逐渐处在了性价比的合理区间 投资者可关注具有长期投资逻辑的基金,其中持仓稳定,以长视角布局的基金策略尤为宝贵

长维度可逐渐,分次加仓成长风格基金

中国基金报记者:如果要布局主动权益基金,今年应该采取何种策略应该如何选择

麦静:今年主动权益基金可以采用定投模式进行布局,这样不但从未来三年维度来看能够获得较好的回报,同时也有利于避免短期波动带来过大的心理压力在定投品种上,可以重点考虑价值型基金和港股基金,下半年再进一步纳入成长型基金进行定投

神爱前:今年明显成长风格基金跌的较多,这个位置,逐渐,分次入场的角度,我倾向于选择成长风格基金尽管短期有一些不利因素,但很多成长行业跌幅已经比较大,反应比较多,是个寻底的过程,而有些行业在今年表现过于好,但未来成长性不足,只是估值在修复,波动,那么可能在表现为寻顶的过程

所以,如果从中长期2—3年维度,我建议逐渐,分次加一些成长风格基金在选择主动权益基金时,我更建议投资者评价它的相对收益,超额收益,相对超额收益是与市场比较,与同类风格基金比例,在涨的时候领先,在跌的时候比较适中,那么就在持续创造超额收益市场涨跌很难准确预判,但只要优秀的基金经理在6—12个月维度持续的维持超额收益,那么它的投资性价比就是比较显著的

郑源:我们建议普通投资者在投资权益基金时,不应只根据基金的历史收益排名情况,而去选择那些短期内收益最高的产品。

从我们对于基金产品的理解来看,在短期内表现最好的产品,往往意味着该产品在某权益类资产的某一细分领域配置较高的仓位而这通常也意味着该产品在未来某一时期可能将面临较大的净值回撤面对今年的宏观经济背景,我们认为今年更应该重点选择那些稳健均衡的产品,同时兼顾产品净值的增长和波动,具备较好的风险收益特征,并且坚持长期持有

覃璇:今年布局主动权益基金,应该控制高估值赛道的总仓位侧重之前提到的硬核科技类基金,受益于通胀上行的资源品采掘类基金和农业基金,以及高股息的红利类基金

尹海影:今年布局主动权益基金时,建议选择逢低布局的定投策略在市场因为地缘政治,疫情等外部因素处于调整的状态下,好的投资标的普遍受风险偏好的影响处于偏低估水平逢低投资,抑平波动的定投方式都是加分项

目前整体权益估值合理

净值下挫去赎回需慎重

中国基金报记者:不少投资者布局权益基金遭遇净值下挫,您认为目前是赎回好时机么。

麦静:投资者布局权益基金的目的是为了资产更多的增值,而权益资产在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都是最具增值潜力的资产,也是个人投资绕不过去的一类资产。

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人投资者应该赎回的情况只有两个:一是由于现金流原因不得不赎回的时候关于这一点建议投资者在开始进行权益投资时就要对这笔投资的期限进行充分考虑,权益基金一定是需要长期投资的,如果由于流动性原因在市场低位不得不赎回就得不偿失了,二是在权益市场泡沫化的时候,比较典型的就是在2015年市场估值极高,情绪疯狂的时候

回到眼下,目前整体权益估值合理,显然不是泡沫化阶段,虽然未来市场仍然还会有波动,但风险是涨出来的,机会是爹出来的,未来的波动更多能够提供给投资者逐步布局权益基金的机会,建议大家通过定投的方式进行布局。

郑源:从风险的角度来看,权益类基金本身就可以根据预期风险的高低,分为不同的类别我们认为相对高风险类别的权益类基金不应该成为普通权益者的重点配置品种而投资者更应该重点关注那些长期表现稳健的品种,当然假如这类基金出现明显的净值回落,我们认为面对这种情况,非但不应该赎回这些长期表现稳健的基金产品,反而还可以考虑积极逆势布局这类产品而从长期来看,这类产品的投资体验往往更好,使得普通投资者可以坚持长期持有

覃璇:对于中证500,中证1000这些宽基指数来说,当前估值已经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不宜当前赎回,对于某些估值较高的行业基金,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分析行业未来的景气度,再行判断。

尹海影:我认为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总体来说经过前期的调整,市场现在处在一个较低的位置,目前赎回不是好时机但也应分析清楚产品的具体投向,在不好的赛道或低品质基金上的投入,还是应该及时止损

短期不宜盲目抄底恒生科技

建议采取定投方式

中国基金报记者:香港市场今年表现低迷,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数表现跌幅较大,您认为目前具备抄底价值么。

麦静:港股市场由于同时受到境内和海外多重因素影响,在今年预期中的美联储加息,缩表和预期外的俄乌冲突大背景下,港股出现非常极端的下跌行情从长期来看,港股估值对于各种风险因素都已经有了充分风险补偿,港股目前已经处于底部区域,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但中短期来看,港股盈利的修复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阶段性的情绪波动和海外资金流入流出在未来一段时间还可能带来较大的波动对于处于长期底部区域但短期逆风的资产,具备抄底价值,但应避免一次性,偏短期的抄底动作,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开始对港股基金进行定投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覃璇:恒生科技主要投资的是国内的互联网类公司,这些公司给公众提供了便捷的沟通,消费,出行工具,提高了社会生产率,长期来看具备相当的投资价值对于这种已经处于估值的底部区域,但上涨趋势尚未明确的指数,建议采用定投的方式,每期投资一定比例的资金,在底部区域均匀建仓,这样能够保证建仓的平均成本较低

尹海影:香港市场对应了国内的一批品质不错的科技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在行业的高速发展期时,国内一些拔尖的企业选择了在香港上市目前港股市场处在低估水平,有一些具有长期生命力的互联网企业,其投资价值已进入值得关注的区间

固收+也出现波动

需要降低收益预期

中国基金报记者:目前不少固收+产品也出现净值下跌,您认为投资者应该如何看还值得布局么

麦静:固收+产品能够满足对于收益目标高于债券投资但波动承受能力低于权益投资的投资者需求,而大部分的个人投资者风险偏好也是落在这个范畴,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固收+是一类值得布局的资产。正因如此,胡昕炜管理的基金产品以消费主题为主,其代表产品汇添富消费行业近几年收益在同类排名中位居前列。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胡昕炜的管理规模超过700亿,也是国内顶流公募基金管理者之一。。

但同时也要认清固收+是如何加,对于不同的管理人而言可能有不同的策略,但整体而言固收+的加主要来自于股票和转债,而这两类资产的波动性是远超过债券的,因此投资固收+产品必须对这类产品的收益和波动特征有理性的认知。

过去几年投资者经历了非标和非标衍生出的高收益,几乎刚兑固定收益产品的消失,伴随利率下行无波动,高收益余额宝的收益水平下行,又在理财产品净值化潮流下开始被动接受波动。

但到现在为止,大家可能还比较难以接受客观的收益和波动的关系:由于过去两三年股票,债券,可转债表现都很好,加之期间不少偏债混合基金靠打新增厚大幅改善了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免不了线性外推,带来4—5%收益的产品应该没有波动或仅有微幅波动,6%以上收益很容易,8—10%的固收+最大回撤也不过2—3%的错觉。

但事实上,从收益端,大家可能需要降低对固收+的预期,毕竟利率水平较过去已经显著下降了,即固收部分的收益垫变薄了,并且打新套利空间基本消失,股票和可转债市场也不可能永远都是牛市,而在波动端,大家需要提升对波动的容忍程度,并且认识到来自于资产本身正常的波动并不等同于风险,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拿的住这些固收+产品,并且最后达成加的目的。

郑源:作为净值型产品的一个种类,固收+产品也具备净波动特征因此,该类产品出现净值回撤是市场变化的必然表现当然,一般来说,固收+产品往往将其资产中的较高比重投资于固收类资产,而较低或者极低比重配置于权益类资产

因此,从理论上的风险预期来看,该类产品的波动应该远低于普通的权益类资产但这样的配置方式,也直接导致该类产品的净值波动与固收类资产高度相关当固收类资产出现下跌时,该类产品也会表现不佳从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固收类资产仍是具有低波动或者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首选资产类别因此,对于这类投资者而言,固收+产品也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

覃璇:当前由于打新收益下行,固收+产品也出现净值下跌,从今年维度来看,打新收益变少已经是大的趋势,固收+基金的固有优势也被摊薄但在理财产品收益下行的大趋势下,固收+基金仍有其投资价值他适用的投资群体变成风险诉求中等,有一定权益投资需求的中等风险投资者

对于可接受4%左右回撤,追求年化收益7—8%左右的投资者,固收+基金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投资标的。

尹海影:今年是一个股和债都在相对较高的水位开局的年份权益市场后续的下跌具有内外部因素共振的影响好的固收+产品,会配置一些具有长期品质的权益资产,因此在股债没有办法形成有效对冲的情况下,会存在损失更为明显的情况但这些情况,不应当对优质固收+产品的长期盈利能力,构成减分股债双重受压的市场环境,从历史来看,持续的时间并不会特别长

布局基金注意关注持仓结构

目前不宜冒进

中国基金报记者:能否谈谈目前布局基金要注意哪些风险点。

麦静:不要用短期的钱进行投资,回避高估值品种,做好承受一定波动的心理准备。

神爱前:今年主要的风险是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一个是外部俄乌战争的演变及影响,一个是内部疫情对经济的压制及变化,正是受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市场比较弱,在底部震荡磨底,后续伴随着这些不确定因素明朗化,或者影响弱化,市场有望好转。

郑源:过去2—3年的时间里,公募基金行业出现了对某些资产扎堆持有的情况这导致权益类资产中某些板块的估值出现泡沫化的现象而这些资产的泡沫一旦破灭,这些资产往往会出现大幅度而且长时间的估值消化过程在投资基金时,应该重点考虑这些基金是否重仓持有这些估值泡沫化的资产,从而进行重点的回避不能盲目根据过往的历史业绩高低来进行简单选择

覃璇:当前权益市场的波动较大,不宜一次投入全部资金,可以采用定投的方式,分阶段投资。其次,某些赛道和行业还处于杀估值的阶段,如果风险偏好较低,建议规避此类行业

尹海影:目前布局基金需要注意三个重要的风险点第一是,不能用历史推演未来每一次市场的外部环境变化都对应了具体资产逻辑和底层结构的变化,应该重新审视,找到未来价值高的领域,不能盲从历史上的赢家第二是,不宜过于冒进市场虽然在较低的位置,但还有未出清的风险,投资的风险承受上应当审慎第三是债券等长期稳定的资产,有一些因为去年以来的经济变化和降准降息等政策,其估值也处在了较高的位置,需要注意稳健资产也存在可能的下跌风险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本网站由 财经产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  www.cata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财经产业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15281号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邮箱:bgm123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