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新闻 > 正文
17

告别木船,大山里的教育焕新颜

2025-10-22 18:21:26 来源:新华网   阅读量:7355   

“有这样一位老师,他叫王值军。师范毕业以后,扎根在湖北崇阳一个库区的‘孤岛’教学点,以校为家,风雨无阻摇着小船,28年接送学生上学放学,那个只有800多村民的小山村,在他的培养下,走出了46名大学生。教学点调整后,他再次放弃进城的安排,申请到县里最边远的高枧乡任教,他用自己的肩膀托起了孩子走出大山的梦想。”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院长郑军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

“王老师,我一直记得您和您的小船。您用近30年的坚守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渡人渡心。”

“谢谢您呀郑委员!时代变了,我们这最偏远的教学点,现在不仅通了校车,学生也多了,还有来自不同省份的年轻教师在这里教书育人。我们正在把孩子们‘渡’向一个更有希望的未来!”

……

一年前,由于教学点调整,王值军从高枧乡尺冲小学进入中山小学;更早之前,他在盘山小学“孤岛”教学点,用木船摆渡了一批又一批孩子走出鄂南大山。

得益于“十四五”期间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等政策的深入推进,王值军的坚守不再是“孤勇”,他的命运开始与千万乡村教师一同,汇入国家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洪流。

现在,王值军的生活变了。他的教具从粉笔和船桨,变成了鼠标和算法;他的关注从孩子们“一个也不能少”,变成了“个个要上好学”;他之前摆渡的木船变成了现代化的智慧之舟,载着大山里的孩子驶向更广阔的知识海洋。

新课堂:教学有了AI助手

“你看,这是我用AI工具出的试卷,有100以内连加、连减的算式……”

王值军在中山小学教授二年级的数学课,他兴致勃勃地向记者展示利用AI工具辅助教学的案例。

现在的中山小学,每个教室都是多媒体课堂。教师们如何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赋能教学?崇阳县教育局针对中小学教师的技能培训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工具箱”。

今年8月,崇阳县教育局组织了2025年暑假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集训,集训设置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初中英语和中小学道德与法治7大项目,覆盖全县近千名教师。这样的集训是每年的常态项目,也是王值军每年十分期待的“充电环节”。

“培训内容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设置,年长的教师能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年轻教师能学习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王值军说,自己之前对电脑操作和PPT制作都不熟练,通过培训课上专业教师的讲解,慢慢也成为了电脑达人。

乡村教师的培养与发展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内容。王值军的“二次成长”并非个例。他每年期待的“充电环节”,正是“十四五”规划中要求“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教师素质能力”在崇阳县的落地见效。

新期盼: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音乐课上,传来小学生们铿锵有力的《黄河大合唱》。

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师的缺乏,长期以来是困扰乡村教育的一大难题。但在中山小学,得益于崇阳县联校网教专递课堂,山里的娃娃们也能与县城的孩子们在“同一屋檐下”上课。

“现在,我们的孩子也能随口哼出两句标准的曲子来!”王值军说,音乐教育、美术教育对孩子成长是美好的启迪,从小打基础很重要。“专递课堂”上,孩子们与县城学生同步上课,师生双方还能隔屏互动,课堂效果很好。

“如今乡村家长们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变化。”王值军介绍,随着乡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幕阜山旅游公路通车,越来越多的人走出鄂南大山,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乡村家长不再只关注孩子成绩是否提高,同样注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素质教育课程不断完善,学校的硬件和配套设施也在不断更新。干净整洁的塑胶跑道、崭新明亮的学生宿舍、丰富的营养餐……中山小学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孩子们再也不用担心山路难走了,每周上学、放学都有校车统一接送。”王值军说,崇阳县组建成立了校车服务公司,承担全县学生上下学乘车服务。

回想起之前教学点的艰苦,王值军十分感慨。“现在不仅解决了实际困难,更给了我们一份安心。这份安心,正是国家将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承诺,化为一系列实际举措的成果。”

新未来:乡村教育“薪火相传”

出生于1996年的廖崇峰是崇阳县沙坪镇沙坪中学的化学教师,他是王值军在尺冲小学任教时教过的学生。后来,廖崇峰考取了武汉的一所大学。王值军曾多次向廖崇峰表达,希望他回到家乡,为乡村的教育事业出份力。2023年,廖崇峰通过考试成为一名正式的乡村教师。

成为教师后,廖崇峰对乡村教育的现状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乡村学生中有许多留守儿童,王老师的教学理念对我很有启发,他爱护学生,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我也学会了以平等的心态与他们交流,关心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廖崇峰说。

10月下旬,廖崇峰将赴武汉参加针对化学教师的“国培计划”,他十分重视这次培训。“乡村有很多优秀学生,我希望在未来,乡村孩子们的教育资源能进一步优化,让更多好学生留下来,让更多好学生在乡村上好学。”廖崇峰说。

像廖崇峰一样从城市来到乡村教学的教师还有很多。以中山小学为例,从四面环山的校园到县城,开车要近一个半小时。但却有十多位来自不同省、市的“95后”“00后”年轻教师扎根于此,托起一个又一个乡村孩子的未来。

“教师是孩子们心中的一束光。乡村教育的意义在于让乡村儿童成长为心理健康、性格健全、身体强壮的人,成长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乡村儿童有了未来和希望,乡村教育、乡村振兴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王值军说。

“教师强则教育强,教育强则中国强!”耳畔,郑军在“委员通道”上的发言仍在回响。

“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眼前,孩子们的歌声在中山小学的校园里久久回荡。

这,是教育强国建设奏出的最美协奏曲。

《人民政协报》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本网站由 财经产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  www.cata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财经产业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15281号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邮箱:bgm1231@sina.com